孤独在银河系游荡!首个孤立黑洞获证实

来源: 作者: 日期:2025-04-21

美欧合作的研究团队经过3年的验证,确认一个多年前发现的银河系黑洞,确实是没有伴星、独自在银河系中游荡的孤立黑洞。这也是天文学界首次证实孤立黑洞的存在。

根据《科学新闻(Science News)》、Phys.org网站17、18日报道,美国“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(STScl)”与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系外行星科学中心,以及欧洲南方天文台(ESO)合作的这项研究,在《天文物理学期刊(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)》发表,确认该团队之前发表的“暗天体”OGLE-2011-BLG-0462/MOA-2011-BLG-191,确实是孤立黑洞。STScl天文学家萨胡(Kailash Sahu)说,“这是目前为止的唯一一个”。

此前已知的恒星级质量黑洞均有伴星,天文学家可透过观察伴星受引力影响产生的光谱变化或运动轨迹,来发现黑洞。孤立黑洞缺乏伴星,难以被探测,这次之所以能发现,是因小尺度微重力透镜效应:黑洞短暂通过一颗遥远、非伴星的恒星前方,强大引力放大后者光线,并改变其在天空中的位置。

研究团队最初在2011年7月观察到该次微重力透镜事件,利用哈伯太空望远镜从2011年到2017年间,精确测量背景恒星位置变化,并于2022年发表报告,指出这个距离地球约5000光年、位于人马座的天体,很有可能是孤立黑洞。不过当年随即遭另一个研究团队质疑,该天体可能是中子星。

该团队后续的研究,除了利用哈伯,还加上欧洲太空总署的“盖亚(Gaia)”卫星数据,进一步精确计算出,这个天体质量约太阳的7倍,已远超过中子星质量范围,排除了是中子星的可能性,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黑洞。

萨胡指出,这次计算误差为0.8个太阳质量,“不确定性是之前的一半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另一研究团队,2023年也修正其判断,认同该天体为黑洞。

这个孤立黑洞所在位置,比2万7000光年外的人马座A星超大质量黑洞(Sagittarius A*),离地球近得多。银河系中心存在大量恒星,是寻找孤立黑洞的理想猎场。研究团队希望,红外线望远镜“罗曼太空望远镜(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)”2027年升空后,能够探测到更多这类黑洞。

在银河系游荡的黑洞示意图。(取自NASA官网)

    A+
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